魔力宝贝手游后期最强职业

由:admin 发布于:2024-09-22 分类:单机新闻 阅读:2 评论:0

「清·丁未光绪银币一两」真伪在集藏界颇具争议,因史料的散失与不公开,时至今日,该币在钱谱上没有记载与收录。一部分藏家认为该币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另一部分藏家持否定意见,认为该币是臆造币、伪品。该币真伪问题至今仍无定论。

查阅网络平台等资料,对该币的描述如下: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是由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

“光绪银币双龙一两是光绪年间短暂流通过的样币之一,作为近代银元“十大珍”其精湛的工艺与收藏价值一直为世人惊叹,存世量及其稀少。它是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为了体现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其设计制造者不计成本地进行了精美绝伦的设计。其艺术水准、防伪能力迄今没有被超越。据传此种光绪银币存世仅见一枚,是被国内外集藏界公认的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

“这枚“光绪(丁未)双龙一两”银币当年虽然投放于市场,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后来被全面收回;它当年的实际铸造量其实并不多,能完好流传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罕见至极”。

该币是否真的如上所述?或是臆造伪品?这些将有待于更多的史料证实,更多的资深专业人士去研究。本文将以平玉麟的「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臆造币”拓片图和一枚精美的到代实物银币(以下称“实物样币”)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该币的真伪问题。

一、「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臆造币”拓片和“实物样币”拓片对比分析

1、平玉麟「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臆造”拓片解读

该币是“臆造”币的权威说法来自《施新彪:老一辈钱币专家的鉴定研究成果应予尊重》(搜狐网),文章指出“丁未光绪双龙一两银币是平玉麟早期的臆造伪作”(图1)。

图 1:平玉麟丁未一两伪作拓图

从该伪币拓片可以看出:①银币正面古龙较细,“光绪银币”字体偏旁部首间距较大,“寿”字图案上、中、下间距也较大;②银币背面“一”字上翘幅度较大,“两”第二笔划和第三笔划断开,龙鳞成分散点状式分布,两只龙头前方的“太阳”中间那根光芒位于两龙胡须的中位线;③银币的正反两面边齿壁较厚(拓图痕迹及黑边可以看出);④银币设计、铸造比较粗糙,这符合早期臆造或伪造作品的特点。

另外,该文章还指出了和此币图案相似的另一枚臆造币——“甘肃省造乙己光绪银币库平一两”(图2)。该银币正面币文图案和上述的“丁未一两”虽不一样,但字体较细,字部首之间间距较大,其背面文字图案和“丁未一两”伪作图案一模一样。

图 2:平玉麟乙己库平一两臆造币拓片

以上两枚不同银币的拓片图说明了平玉麟早期伪作设计、铸造较为粗糙,这点和其后期的稀有高仿精致银币无法比拟。

2、「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实物图片(“实物样币”)解读

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分析,特意拍摄了「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在不同自然光下的3组实物照片(图3-图8),这也是本次研究分析的重点对象。实物的精美绝伦程度不是现在网络所见图片可以比拟的。该币符合清代标准一两重量, 直径、厚度、边齿等细节应该币藏主要求不便在此详述。

图 3: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 (正面)

图 4: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背面)

图 5: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正面)

图 6: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背面)

图 7: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 (正面)

图 8: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实物照片 (背面)

该银币主要特征如下:

1)银币地章平整,币文及图案压力非常足,币文切口平整深入,双面龙形图案(尤其是龙鳞)非常清晰,立体层次感非常好。

2)银币正面“光绪银币”币文紧凑,古龙图案压力足、龙身表面平整。银币背“一两”币面的时尚龙非常精美,压力层次感、立体感强,尤其是龙鳞紧密于龙身层次分明。

3)边齿压力非常好,边齿凹槽用放大镜可见很多不规则变化的细拉丝,边齿包浆自然,与整个银币融为一体。

4)银币整体包浆自然,黄油彩转光,银币表面在黄油的作用下长期氧化形成了致密氧化层,币面外周颜色较深一些,“一两”背面局部零星散落着少量高度氧化的黑斑。银币氧化层包浆虽致密,但无法包住原光币应有的特征,光源下转动将出现幻彩车轮光。

5)用放大镜细看币面,布满机铸纹,尤其是图案周边和银币边缘处非常明显。这点符合近代机制币未流动样币特征(图9)。

图 9:地章平整,机铸纹细腻

6)银币两面的双龙,粗看左右双龙没有区别,但详细对比后发现同一币面的两只龙还是有细微差别。主要体现在头部、腰部(或腹部)、尾部,总体细看左边的龙瘦一些,右边的龙肥胖一些,具体部位细瘦又有雌雄的差异。古人讲究“以肥为美,男左女右”,那么可见设计、雕刻师的良苦用心。这也许是这枚银币的防伪标志之一。下面是银币正反两面左右双龙的细节差异,突显雌雄区别和防伪能力(图10)。

图10:双龙细节差异,突显雌雄区别 (正面)

图10:双龙细节差异,突显雌雄区别(背面)

7)该银币双面均无外圈内齿,银元极少没有内齿,这是“臆造者”故意为之?其实,该币双面外圈内壁上却都均匀悬刻着一道高度防伪的细线内圈,该细线内圈不是在币面地章上,而是悬刻于外圈内壁。从垂直角度不易发现细线内圈(或者认为是压铸随机留下而被忽视)。但该细线内圈双面都有,也很规整,线圈上布满了指向中心点的雕刻纹理(纹理变化有规律但不死板),雕刻纹理比币面边缘的机铸纹要粗很多。笔者认为这种细线内圈和内圈纹理的独特构造决不是臆造币该有的,更不是雕刻师随意而为,而是精心设计、有意为之的高度防伪标志(注:币文还有其它的防伪标志,在此不再详述)。图11为机铸纹及细线内圈。

图11:细线内圈及其纹理

特征总结。通过以上对该币的实物图片分析解读,不难发现该币:地章平整,包浆氧化层致密、自然,币文及图案压力十足,立体层次感强,机铸纹细腻明显,币面和边齿一次性铸压成型,防伪标志设计独特,自然的黄油彩转光(这种自然黄油彩转光是老银元防伪的一道天然屏障),精美绝伦。这些特征倒是非常符合上述网络平台对该币得描述。可以推断这是一枚年代不晚于民国初期的到代机制币。

3、「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实物拓片和平玉麟“臆造”银币拓片对比分析

1)平玉麟“臆造”银币拓图

图13:平玉麟“臆造币”拓片图

2)上述样品实物银币拓图

图13:“实物样币”拓片图

3)实物样币拓图和平玉麟“臆造银币”拓图对比分析及结论

通过以上两组图片的对比分析,「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平玉麟“臆造币”拓图和实物拓图(“实物样币”)最明显的区别有5处(其它细节需要细看实物才能区分):①“寿”字粗细、紧凑不同;②“日”中间光芒位置不同;③“光绪银币”粗细紧凑度;④正面古龙粗细不同;⑤背面“一两”字体不同。另,下面一组图片为“平玉麟仿品银币”实物背面照片和文章中“实物样币”背面照片对比。“实物样币”精美绝伦,仿品银币粗糙呆板。实物样币的龙须、龙背、龙麟雕刻深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整条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图14:平玉麟仿品实物银币照片(背面)

图15:文中实物样币照片(背面)

这些不同点充分说明平玉麟“臆造”银币和“实物样币”根本不同。也就是说几乎在同一时期至少有两个版本的「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如果说「丁未光绪银币一两」是平玉麟早期的是臆造品,那么,另外版本的银币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平玉麟后期通过修改再次臆造精铸「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二是另有造假者在平玉麟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精铸而成(如上述的“实物样币”)。

下面着重分析这两种可能性。分析之前,先了解一下平玉麟及伪品杰作:

魔力宝贝手游后期最强职业

平玉麟是旧上海著名的钱币经营商,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涉足中国机制币的集藏与经营,抗战以后,众藏家们来到上海租界避难,使得上海收藏市场迅速取代了北京中心地位,造假活动也应运而生。平玉麟早期主要经营真币,但也经营一些人像臆造币,做工不精。1940年后,伪作重点转移到仿造高档的珍稀机制币,他在造假币上花了很大功夫与本钱,走的是造真币的路线与程序。他自己从被裁撤的造币厂的处理物品中购得造币机器,也有少量委托造币厂内职员代为加工,整个过程甚至要求神形兼备,要反复对照比较,反复修改重铸,直到他本人都认不出来为止。其后期的珍稀机制币如“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浙江省造光绪元宝”等。

图16:平玉麟后期仿造珍稀机制币拓片图

平玉麟伪品杰作从早期的人像臆造币到后期的珍稀机制币,从粗到精。如果说「丁未光绪银币一两」仅仅是平玉麟的臆造杰作,那么基于收藏价值、经济价值、销售市场、成本投入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平玉麟不会再对自己早期臆造并已经进入市场的银币下功夫去再次精铸!除非这枚银币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存在!这样才能有收藏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才能有市场支撑,为再次铸造带来经济收益。同理,在当时年代,如果这枚银币仅仅是臆造品,别的造假者也不会花时间、精力、成本去重新设计、精铸,再次将臆造币推向市场。难以想象,那个年代存在不同造假者去臆造同一枚“臆造币”的“繁荣景象”。所以,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是真实存在的,平玉麟的这枚银币是一个仿品,而不是臆造品!

另外,下面将从臆造币题材角度分析「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臆造币”问题

臆造币是伪造者在真品式样以外凭空想象、自行设计铸造而的赝品。通常,臆造币有两类:一是以封建帝王、皇后、名人、历史事件等做题材配以怪异图案、文字,加以修饰。如常见的有道光帝后、同治帝、慈禧太后、光绪帝、宣统帝等帝后像臆造及一些反映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臆造币。二是利用清末、民初时期没有设立钱局开造银币的省或一些造币厂银币面值没有造齐全的情况自行臆造补齐那些根本不存在的银币。如山西一两、山东一两和半两银币,一元、五角面值的四川卢比等。

那么,「光绪银币丁未一两」的臆造题材是什么呢?人物和历史事件又是什么?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枚银币(图17)。

图17: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实物照片 (正面)

图17: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实物照片 (背面)

这枚钱币的核心题材在于银币正面的“寿”字,臆造者的臆造设想和“福寿”相关。是以谁的“寿辰”为依托而臆造设计?银币双面为什么都设计了双龙?正面是双古龙祝寿,反面是时尚双龙戏日,这种题材臆造的对象能是什么人呢?非地位显赫、权威超然之人莫属!那么只有帝王、皇太后、皇后等级别的人物了。银币正面“丁未”二字反映的是清代光绪33年(1907年),而这一年既不是慈禧的寿辰之年,也不是光绪帝的寿辰之年。臆造者为什么要在银币的正面标注“丁未”纪年呢?臆造者这不是在经营市场上自寻死路吗?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难道不为了使臆造币更加合理而标注“甲辰”(慈禧70岁)之纪年呢?这些臆造设计太不合乎臆造逻辑了!可能这里有些人会反驳,臆造者本来就是凭空想象的,随心所欲,到处拼凑,哪来的逻辑?这里要强调的是,任何的臆想都是有逻辑的,尤其是要将臆想构思落到实处,并设计、铸造商品推向市场。再看看上面设计如此到位,铸造如此精美的“实物样币”,这能没有严谨的设计逻辑吗?

这枚银币的“福寿”、“丁未”、“古龙”、“时尚龙”等元素看似不合乎逻辑,但这些元素组合却很有可能放映了历史的真实性。这里需要感谢台北LOUIS-TSOU作者,其发表的《探讨“光绪银币 丁未 背一两”币之真伪问题》诠释了这些元素之间的逻辑性、合理性。所以,笔者认为这枚银币之非寻常的元素组合恰恰反映了该币决非臆造,而是存在于世、见证历史之真币。

二、探究清代双龙寿字币暨「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存在的合理性

龙在古代既是皇族的象征,又是祥瑞的代表。清朝到民国时期,龙纹经常被设计、压铸于日常流通货币或纪念币。单龙被使用在货币上的情况比较多,双龙则相对较少,如果加上“寿”字则更少了。中国的 “寿”文化同“龙”文化一样,素来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清代的双龙寿字币主要有三种:「光绪十年厂平一两」、「广东省造库平重壹两」、「丁未光绪银币一两」。

1、「光绪十年厂平一两」套币

「光绪十年厂平壹两」、「光绪十年厂平柒钱」等系列是1884年由吉林机器局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实际上1882年试铸了光绪八年厂平壹两),其图案、文字据说均出自广东巡抚、我国金石名家吴大徵之手,其设计之精妙,制作之精美,文化底藴之深广。该币是近代机制银币的大名誉品。该币正面的“福寿”由两条双古龙盘旋着,中间是“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吉林将军希元向朝廷报告已从军饷中提取白银5000两试铸银钱(其中“壹两”币原始铸造198枚)。据报道,这款银币亦是吉林机器局于光绪十年(1884年)专为慈禧太后50岁铸制的祝寿纪念银币。不幸的是,银币铸制完成后,该年又恰遇中法越南战争,朝廷内忧外患,策划铸制庆典银币项目也就寿终正寝,已经铸好的祝寿纪念银币最终只能胎死腹中,后部分散落民间,存世非常稀少。

图18:「光绪十年厂平壹两

2、「广东省造库平重壹两」

泉界大珍「广东省造库平重壹两」寿字币,由于未见史料记载,其来龙去脉众说纷纭,并不明确。“因未纪年,殊难遽断”,其铸造时间就有三种说法,比较可靠的铸造年份是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理由如下:①“原天津造币厂李伯琦《中国纪念币考》文内提到“至光绪甲午年,慈禧太后六旬万寿时,广东银元局遂议一圆银币,庆祝万寿。惟案卷中存此图样模型耳。木雕模型,今已不复见,案卷亦不存”等语。基于此,孙浩在其《百年银圆》中认为甲午年慈禧太后六旬万寿试制而又终止的说法有较高的合理性”;②《钱币学大师马定祥》图册也说明该币是光绪二十年铸造;③华光普的《中国银币目录》中提到了一个重要证据,清代学者王伍生留下来一本记录,里面写到:“康义总督下令为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制造钱币3万枚,但因为甲午战争(1894年)的战败,并未运送,3万枚钱币几乎全被融化,仅留下十余枚作为样品封存”。这样基本上可以确定“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主张以“两”为主的年代,该币肯定有“壹两”式的银币,至于是否存在“库平七钱二(分)等面值的银币一直仍存争议,没有确切定论”。

图19:「广东省造库平重壹两」

3、「丁未光绪银币一两」

「光绪十年厂平一两」(1884年)、「广东省造库平重壹两」(1894年)这两枚“一两”银币都分别跟慈禧的五十岁、六十岁寿辰有关。而且,都是因为战争而两次的祝寿纪念银币寿终正寝。那么,慈禧太后70岁寿辰之时(1904年)是否也铸造了相关的银币作为纪念呢?目前所揭露的史料或钱谱中并没有相关记载。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04年对大清朝来说,也是多事之秋。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争),以及1904年英国入侵藏区,1400守关抵抗军民惨遭英军杀戮。尤其是日俄战争,蒙受战争之苦的可是大清朝的老百姓,被践踏的可是大清朝的国土。慈禧寿诞那日,晚清知名记者林白水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份楹联贺词:“今日幸颐园,明日幸南海,何时再幸圆明园?亿兆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四万里封圻日蹙,欣逢万寿祝疆无。”所以,1904年在慈禧70岁大寿之际没有铸造相关祝寿纪念币是合乎常理的事情了。

图20:「丁未光绪银币一两」(正面)

图20:「丁未光绪银币一两」 (背面)

这里,持否定意见者可能会提出质疑: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丁未纪年之时,又设计、铸造了「丁未光绪银币一两」?有一种推论:1907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身体健康均出问题,而且民间有‘女不过三,男不过四’的说法。为了图个喜庆,于是在张之洞、袁世凯和庆亲王奕劻等人的策划下,「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四龙寿字币就在此情况下产生了。

三、清代“圆两之争”对「丁未光绪银币一两」的影响

「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像谜一样存在,认为该币是臆造币者坚持的理由:1)该币没有满文,不符合清代银元币文要求;2)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已经“废两改圆”了,不存在“一两”的钱币。

1、对于该币无满文,不符合清代银元币文要求,用例证举例即可。经查阅知名钱币评级网站,清代没有满文的金、银、铜币还不少。以下是没有满文的试铸或纪念币代表:

图21-24: 部分无满文的试铸或纪念币

因此,本着严谨态度,不能仅凭钱币上没有满文就否定其存在的真实性,或许这正是无满文而被终止发行的原因之一。

2、对于“圆两之争”最终画上句号之前,否定“一两”币之说法依据不足。这种说法以偏概全,没有真正理解清代的“圆两之争”之始末及真实案例等情况。

圆两之争始自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盛宣怀的奏章,终于宣统二年(1910年)《币制则例》颁布,前后绵延十余年。圆两之争最激烈的周期是从光绪三十年到光绪三十四年。这阶段的圆两之争对北洋银元形成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即北洋银元的第二次年份断档和北洋33库平一两的试铸。

“圆两之争”,表面上虽然是货币计量之争,其内在则是中枢权力之争。主张铸造一两主币的主要人物是张之洞、袁世凯和庆亲王奕劻等,而主张铸造七钱二分主币的则以度支部的载泽为代表,载泽与宣统时期的摄政王载沣为一派。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光绪三十三到三十四年期间最为激烈。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度支部上书载泽上奏,建议先行试铸七钱二分主币以及辅币,获准。同年七月,载泽进呈新铸通用银币并议定成色分量章程。这时元两纷争又起。同年七月,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上奏折,奏折篇幅很大,坚决反对铸造七钱二分银币,主张铸造一两重十足成色银币。为此,十一月,清廷乃举以咨询各省关于银元重量成色的意见。其中十二人主张用一两,九人主张用七钱二分,三人主张圆两并用。从征询意见的结果来看,主张一两银币者占了上风,而且他们还有三位军机大臣袁世凯,张之洞,鹿传霖的支持。与此针锋相对的是,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度支部载泽等也上了“说贴”,主张七钱二分重的银元。“圆两之争”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当时政务处主政的还是庆亲王奕劻,于是光绪三十四年九月,清廷发布上谕,正式否决了金汇兑本位,宣布推行银本位,银本位币“计重库平一两,又多铸库平五钱重之银币,以便行用。”

圆两之争最激烈的阶段存在着以下“两制”钱币:1904年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库平一两;1906年丙午大清银币户部中字壹两、伍钱、贰钱、壹钱套币;1907年北洋库平一两;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光绪金币库平一两;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1908年吉字戊申大清银币壹两(据说该币仅见一枚,泉界称之为孤品。该币展转漂泊,后为马定祥先生收藏,再后来佚失,下落不明。)“两制”钱币存在的同时,也有最典型的“圆制”代表:1907年“丁未大清银币”壹圆、伍角、贰角、壹角等套币。

图 25:1906年丙午大清银币户部中字壹两

图 26:1907年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

魔力宝贝手游后期最强职业

图 27:1907年丁未大清银币壹圆

图 28:1908年戊申大清银币库平一两

光绪三十四年之后,随着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双双驾崩,以及最积极主张“两制”的张之洞也在翌年(宣统元年)去世,一两银币的推动后继无人,拉锯多年的“圆两之争”就悄悄地画上了休止符。总之,「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处于“圆两之争”最激烈的阶段,它代表的是清代银本位货币制度,体现了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从“圆两之争”的角度看,该币也许是主张“两制”一方暂时获胜的体现,最能体现主张者的货币计量思想和体现满清皇权。所以「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意义。

四、「清·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双面双龙寿字币的诠释

1、「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之特征

该币之【正面】:①币面光滑、平整,黄油原光,上有「寿」字,下有抽象之「蝙蝠」图案,寓意「福寿」二字,系「祝寿纪念币」 。②左右各有2条抽象「古龙」,龙身表面平整。古龙粗看无区别,但仔细观察、详细对比后,则能发现古龙头部、颈处、腰部(或腹部)、尾部粗细存在细微差别,同时这些部位雕刻的弯曲程度也存细微差别。总体看左龙(雄)颈粗、腹瘦、尾粗,而右龙(雌)则相反,体现了雄雌身体特征。另外这些部位的雕刻笔画走向、弯曲程度也体现了雄雌区别。古人讲究“以肥为美,男左女右”,这点在此币的古龙上得到完美体现,雕刻设计师如此细心、耐心,技术水平如此高超。这也许就是这枚银币的重点防伪标志之一,此双古龙雕刻惟妙惟肖,突显雌雄区别和高度防伪能力。③双龙中间圈内“光绪银币”币文四字紧凑,字体较粗、强劲有力,币文切口平整;双龙腹下部左右分别镌刻着「丁未」二字,字体特征同上所述。④银币双面都没有内齿,但该币正反两面外圈内壁上却都均匀悬刻着一道规则的细线内圈,该细线内圈不位于地章边缘,而是悬刻于外圈内壁上,垂直视角不易发觉。细线内圈上布满了指向银币中心点的雕刻纹理,其变化有规律但不死板,用高倍放大镜察看它比机铸纹粗很多但肉眼看不清楚。笔者认为该币如此精细的细线内圈和内圈纹理独特构造决绝不是臆造币该有的,也不是雕刻师随意而为,而是精心设计、有意为之的高度防伪标志(隐性防伪标志)。

图29:丁未光绪银币一两(正面)

该币之【反面】:①币面光滑、平整,黄油原光,两只时尚双龙(与古龙称呼对应便于描述)相对面,龙首中夹着「太阳(日)」——“双龙戏日”,“日”之中间光芒并非居中而是靠近左龙龙须(也许这也是防伪标志之一)。②反面双龙也有雄雌之分,右龙腹部要肥胖一些,其它区别暂未发现。双龙之间镌刻「一两」二字,「两」字中间「无竖笔划」,是双人形态,「两」字第二笔“竖”与第三笔“横”紧相连。③龙身左、右及下方各有一朵祥云,共3朵,下方有5堆如高山般之浪花纹。④银币反面也没有内齿,但和正面一样,外圈内壁上却都均匀悬刻着一道规则的细线内圈,细线内圈上布满了指向银币中心点的雕刻纹理。⑤银币背“一两”币面的时尚龙非常精美,压力感、立体感强,尤其是龙鳞紧密于龙身层次分明。

图30: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背面)

2、「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图案寓意

关于「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图案寓意,台北作者LOUIS-TSOU在其发表的《探讨“光绪银币 丁未 背一两”币之真伪问题》已经诠释的很清楚了。现转述其核心内容。

作者认为:“一枚在数据及钱谱上没有记载及收录之「珍稀币」,被后人评鉴为「臆造假币」,让人不胜感慨!再观其理由过份牵强,粗看好像是有些道理,如深入了解该真币背后深藏的寓意,就感觉这些说理偏离太多,只能谨供参考而已。该真币不应书以「拼凑而成」,这字眼对古人的智慧是一种侮辱与污蔑,应改为「组合币」,才能充分代表该币之真谛。古代设计者运用超凡之设计理念与技术,为因应一项国家重大庆典任务,能在这么许多机制币中找寻出具有代表意义钱币之特征,一一取用,并镌刻原模,尔后才铸制成币,实在高明,非现代人所能项背的”。

1)、“「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为「乙未」年,「光绪皇帝」生于1871年为「辛未」年,从「乙未(1835)」年到「丁未(1907)」年为73年,因此「慈禧太后」逢「丁未」年为73岁,又「辛未(1871)」年到「丁未(1907)」年为37年,因此「光绪皇帝」逢「丁未」年为37岁。当时大清国2位最高领导者,均是生于『未』年,且逢「丁未」年,渠等寿辰正好是73数与37数,2数字之反数,且正好相差36岁,一生一世实难碰到,太难得了,值得大肆庆贺,普天同庆,遂该年为庆贺2位最高领导者之「特殊意义」就铸造了该币。(注:造假者没有动机,亦没有意义,来花功夫铸造此一枚不是正岁数之祝寿机制币)”

2)、“该币正面的「抽象古龙」代表慈禧,这是一个让慈禧值得怀念的图案,再附加上吉详图案,该币正面寓意就充份表达了为何人,为啥事来铸币了”。

图31:丁未光绪银币一两(正面)

3)、“该币反面为美妙之S龙形外,最主要是:龙身旁及下方之3朵「祥云图案」之这个「3」数目字,双龙首中之「太阳(日)」图样为3条光芒之「3」这个数目,再加上双龙嘴上各有2条长须就成4这个数目,因此龙首这部分即成4+3=7这个数目。从该币反面来观之,这「时尚双龙」代表「光绪皇帝」,龙首间数字为「7」,下3朵祥云为「3」,正好是73岁,不就是「慈禧太后」的岁数吗?从图案,下往上算,就是37,不就是「光绪皇帝」的岁数吗?这73与37,最主要的【keyword】还是【3条光芒之「3」数】与【3朵「祥云图案」之这个「3」数】,到此该币反面的寓意业已明白表达,若无该【keyword】,我们再经100年亦仍然悟不出来”。

图32:丁未光绪银币一两(背面)

4)、“大清凡该2人共同祝寿之纪念,「慈禧太后」总是占上风,高高在上,而「光绪皇帝」一直在下风,处处掣肘,被「老佛爷、亲爸爸」压着打,连一枚小小的机制币,图形、文字均暗藏机锋,亦不例外”。

5)、“双龙中间之「一两」,其字体与前「光绪银币」字体是一样的(从“光”字之“一”横笔与「一两」之“一”横笔来比对),系出自一人之手,惟独该「两」字书写方式很奇特、少见,既不是「入两」,又不是「人两」,且「一」字特别长,几乎与左右2龙爪相接,很不成比例。某些文章提到,就是因该「两」字之书写方式而露出该币为臆造币之证据!非也,刚刚相反,就是因为该「两」币之奇特书写方式而更加强了该币为十打十的真币无疑!该「两」字中间没有一竖笔画(〡),直接是双人,其中寓意就更加深邃:「2人同寿,普天同庆,2人中间不应再有隔阂,同心协力,国家才有希望」之意。一两之「一」字与「两」之上一横笔,也不就成为「二」字吗?「二人」、「人人」,在此充份表达其含意。再细看,这「二」字,上笔画长,下笔画短,这说明了「光绪皇帝」还是被「慈禧太后」压着,难以翻身啊!”

五、「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之真伪总结

自古以来,“中国之币制就不太讲究,动辄实行权宜措施,加上史料的散失与不公开,使得今人在考证时常遇困难”。通过以上综合论述,总结如下:①「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实物样币”图案精美、构思独特、色泽柔和、包浆自然、镌刻深峻、防伪求真等方面证实了其非臆造币,是一枚清末民初之近代机制真币;②对比平玉麟早期「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与到代“实物样币”,认为其是臆造币的证据不足,笔者认为它是一枚十足的仿造银币,而不是臆造币;③慈禧太后50岁和60岁寿辰均有铸造相关银币祝寿,70岁古稀之年之寿更不能缺,「丁未光绪银币一两」真币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④「丁未光绪银币一两」处于“圆两之争”最激烈的阶段,它代表的是清代银本位货币制度,体现了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从“圆两之争”的角度看,该币也许是主张“两制”一方暂时获胜的体现,最能体现主张者的货币计量思想和体现满清皇权。所以「丁未光绪银币一两」银币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意义;⑤台北作者LOUIS-TSOU诠释了该币图案、币文设计之深刻寓意,这种精美绝伦之设计决非臆造者之所能及、之所能为,故在清代历史上存在「丁未光绪银币一两」真币。

六、重要说明

1、该币确有民国仿品和现代仿品,民国仿品只见平玉麟伪品银币之拓图,实物伪品银币也少见。现代仿品材质、做工都不到位,泛滥、随处可见,搜索网络购物平台价格15元-2000元不等,毫无收藏价值。提醒新泉友勿怀捡漏之心以免上当受骗,切勿听信骗子公司以高价收购、高价上拍等各种理由而收取你的鉴定费、图录费、拍卖费等各种费用。

2、感谢老藏家提供「丁未光绪银币一两」精美实物样币以作讨论该币真伪之用。同时,也感谢如下作者之作品作为探讨学习参考资料:①《百年银圆》(孙浩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②《探讨“光绪银币 丁未背一两”币之真伪问题》(台北作者LOUIS-TSOU,链接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6/13/15095730_542667748.shtml;③《施新彪:老一辈钱币专家的鉴定研究成果应予尊重》(搜狐网,链接网址:https://www.sohu.com/a/298847810_772510)

阿尔贝格 2022年3月于北京

相关阅读

评论

精彩评论